2017年湖南公務員考試時事新聞:選拔人才不需要地標式的“競爭比”
據(jù)統(tǒng)計,截至報名結束前半小時,2017年國考報名最熱職位為“民盟中央辦公廳接待處主任科員及以下”一職,競爭比為9837:1,超過2013年國考“國家統(tǒng)計局合川調查隊業(yè)務科室科員”一職的9411:1。
今年國考報名職位“競爭比”之所以誕生新的“地標”,因為“屬中央黨群機關,且招考條件相對寬泛,除要求本科學歷和兩年基層工作經驗外,幾乎沒有其余要求”。這樣設置條件固然無可指責,但地標式“競爭比”并沒有多大審美價值,主考機關倒是要針對報名采取配套措施,扼制生源無序和畸形分布,但全國性的選拔人才,不需要地標式的“競爭比”。
多年前類似的招考報名,主考機關在啟動報名程序后,各職位即時報名人數(shù)和總體分布數(shù)據(jù)對外保密,截止時間到,報名人數(shù)分布自然形成,卻難說合理,此法意在杜絕人為介入可能產生的不公,F(xiàn)在網上報名,有報名人數(shù)關閉查詢的,也有在中途公告“空缺職位”的,以便引導考生盡量“填空”,說明有主考機關為解決分布不均,打破封閉式而主動作為。如果從開始就將真實的報名人員分布進行全程全方位的“現(xiàn)場直播”,讓每個報名者“一覽眾山小”,雖然不可能完全解決“空缺職位”問題,但地標式的“競爭比”還會這樣盲目攀高嗎?筆者不相信一萬人對萬分之一的機遇都那么自信。
除此之外,美國高中的“升學輔導辦”幫每個畢業(yè)生選擇最合適的大學,客觀上為大學做生源的前置篩選,避免同校學生扎堆報考同一所大學,作為人才選拔方式值得借鑒。具體做法是,一個升學顧問負責20個學生,根據(jù)英語和數(shù)學成績排名給出基本定位,推薦最合適最有可能錄取的學校,避免了坐井觀天的學生一廂情愿的選擇,也就避免了扎堆,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更多的學生能讀上自己合適的大學(而不是滿足每個學生最想讀的大學)。
主考機關也應該建立和啟動類似“升學輔導辦”的服務報名咨詢系統(tǒng),不一定要針對每個報名者,但完全可以根據(jù)職位分布、要求與特點,粗線條地分析人崗適配趨勢,給報名者準確選擇提供具體參考,但不左右報名者最終的選擇。此舉必定會稀釋最熱職位的“競爭比”,促進生源的合理分布,提升選拔人才的效率。
保持最低限度的“競爭比”有利于擇優(yōu),但近萬人的“競爭比”,除了給國考再“升溫”加熱,對選擇人才沒有好處?梢灶A見的是大批棄考和筆試后費力的生源調節(jié),它既是人力資源的無謂堆集,又是考生精力投入的白白浪費。
點擊分享此信息:
相關文章